钢铁企业是铁矿石、焦炭等大宗货物的主要需求方,港口作为货物集散地,其功能对钢铁企业影响显著。港口与大型钢企、矿石巨头等合作开展混矿业务,既能按钢铁企业要求定制配矿,满足其对矿石成分、性能的需求;又为港口创造效益,国际矿业巨头也从中获利颇多。
宝武资源通过在国内建设混矿基地,优化铁矿石供应链,提升服务能力,推动产业融合发展。目前,其在国内主要有以下3个混矿基地。
1.马迹山港矿石加工中心(已投产,核心沿海加工枢纽)
投产时间:2023年5月
区位与运营主体:位于浙江舟山马迹山港,由宝武精成(舟山)矿业科技有限公司投资建设(宝钢资源和重庆钢铁合资),依托马迹山港“进口铁矿石中转枢纽”优势,辐射长三角及长江沿线钢厂。
核心技术与产能:采用“配料槽+强力混匀”工艺,可将多种进口铁矿石(如巴西粗粉、澳大利亚纽曼粉等)按钢厂需求精准配比、深度混匀,生产的“定制化混匀矿”成分波动小,能直接满足钢厂高炉冶炼需求,无需二次加工;项目未公开单一产能数据,但依托马迹山港年中转1.2亿吨的基础,可实现规模化连续生产。据悉年设计生产能力为2000万吨铁矿石精混。
核心价值:推动马迹山港从“单纯转运港”升级为“加工贸易港”,帮助钢厂减少自有混矿设施投入、降低库存成本,同时通过集中混匀提升铁矿石利用率,间接助力钢铁生产降本减碳。
2.镇江大港港区矿石混配基地(已投产,沿江服务枢纽)
投产时间:2024年3月
区位与合作背景:位于江苏镇江大港港区(长江与京杭大运河交汇处),是宝武资源与江苏省港口集团战略合作的核心项目,由宝武资源镇江矿业科技有限公司投资建设(宝钢资源、江苏镇江港合资)。辐射长江中上游(如安徽、湖北、四川)及运河、淮河沿线中小型钢厂,填补沿江“区域性混矿服务”空白。
核心产能与功能:一期设计年产能500万吨,配备智能配矿系统与封闭混匀设施,实现“黑色工厂”模式。可根据下游钢厂(如南京钢铁、马鞍山钢铁)的冶炼参数,灵活调整铁矿石配比,提供“即需即供”的混矿产品;同时整合港口仓储资源,成为沿江钢企的“第二料仓”,缩短原料运输周期。
后续规划:计划在一期基础上拓展“加工+贸易+物流”一体化业务,目标打造长江经济带铁矿石加工集散中心,未来产能或根据需求提升至2000万吨/年。
3.日照港矿产加工基地(东部沿海增量枢纽)
时间:2025年8月开工,计划2026年投产。
区位与项目规模:位于山东日照港岚山港区(北方重要铁矿石进口港),是宝武资源布局北方市场的关键项目,由宝武资源(日照)科技有限公司建设(宝武资源、日照港合资)。
总投资未公开,规划建设2条核心生产线。其中铁矿石精混生产线设计年产能1000万吨,采用工业互联网+AI算法优化配矿方案,确保混矿产品成分波动控制在±0.3%以内,满足高端钢铁产品(如汽车板、家电板)的原料需求;铁矿石破碎筛分生产线设计年产能300万吨,可对高品位块矿、粗粉进行分级处理,适配不同钢厂的高炉进料要求。
核心价值:建成后将推动日照港岚山港区从“原料转运”向“增值加工”转型,进一步完善宝武资源“南北呼应”的混矿网络(南方马迹山港、北方日照港),增强对华北、东北钢厂的资源保障能力,同时通过规模化加工降低铁矿石物流成本,支撑钢铁产业低碳转型。